為扎實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水平,4月16日下午,海生學院在會議室組織師德師風學習教育,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活動,邀請副教授張明明和兼職輔導員夏斯蕾作分享。會議由黨總支書記高留才主持,院長彭斌和全體教職工參加。
彭斌強調,人才培養(yǎng)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或首要功能。抓好考研工作,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國家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全體教師要學做“大先生”,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高留才傳達了學校《關于開展2025年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學業(yè)導師和輔導員要牢記自己的光榮使命,堅守底線,相互溝通,形成合力,增強思政工作的實效。在就業(yè)的緊要關頭,不斷提高海生學院學生的就業(yè)質量,為學院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表示,學院將繼續(xù)加大宣傳力度,講好海生老師的育人故事,不斷提高海生學院的美譽度。
會上,全體老師共同觀看了教育視頻《總書記眼中的“大先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論述精神。
張明明分享自己從業(yè)12年的心得體會和感受。他表示,老師要在課堂上將一些專業(yè)的知識融入生活中實例,同時注重因材施教,發(fā)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充分發(fā)揮評價、賞識作用,利用評價優(yōu)勢促進學生學習意識,增強學習興趣。
夏斯蕾分享了學生考研工作經驗。她表示,作為輔導員老師,將學生送向更高更遠的未來,雖然花費自己的大量時間、精力,打爆了電話、說啞了嗓子、急出了白發(fā),但看到孩子收獲成功的喜悅笑臉,這些都是值得的。她認為,學生考研指導從來都不是單打獨斗的事業(yè),指導學生作出正確的選擇,幫助學生定位合適的目標,為學生提供切合實際的報考建議,做好調劑工作,讓更多的學生上岸,是全院群體師生的共同努力。

圖片來源:海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