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把思政課堂“搬”到展覽現(xiàn)場
揚子晚報網(wǎng)4月20日訊(通訊員 鹽工軒 記者 閆春旭)江蘇濱海是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的革命老區(qū),,是抗戰(zhàn)時期新四軍創(chuàng)建的蘇北抗日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18日,,“濱海百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事跡展”“北上延安展”走進鹽城工學院,。展覽呈現(xiàn)了36位在濱海參加過抗戰(zhàn)且與濱海有關聯(lián)的客籍、本籍的百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的英雄事跡,。

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把思政課堂“搬”到展覽現(xiàn)場
該校相關負責人稱,,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需要通過多種形式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讓課程所講的道理能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借助此次巡回展覽,,馬克思主義學院把思政課堂“搬”到展覽現(xiàn)場。該校馬院專職教師緊扣展覽元素,,從鹽城與葉挺城的歷史淵源,、“北上延安”的歷史背景、“鐵軍”的由來,、鐵軍廣場的故事以及如何繼承弘揚鐵軍精神等角度,,通過鮮活生動的百歲老兵故事把校園紅色資源融入教學實踐,把紅色基因注入思政課堂,,讓課程活了起來,讓學生聽了進去,。

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把思政課堂“搬”到展覽現(xiàn)場
“時下全校上下正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我們將以主題教育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向學生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引導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迎華表示,。

“濱海百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事跡展”“北上延安展”走進鹽城工學院
“在這里,,我們通過體驗式教學,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有更為直觀的視聽感受,,并通過現(xiàn)場互動提升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增強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四個自信’,。”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研部主任張瑞芹博士說,。
“觀看了展覽,,我認識了南征北戰(zhàn),、戎馬一生的新四軍老戰(zhàn)士周東葵,還認識了兩次戰(zhàn)場負傷,、從死亡線上被救回的幸存者,、今年103歲的新四軍女戰(zhàn)士周潔學,他們都是我們敬佩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通過老師的講解,,我還了解到了‘鐵軍’的由來。第一次通過觀展的形式體驗了一堂別出心裁的思政課,,讓我印象深刻,。”B服裝222班學生王佳雯說,,“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應自覺傳承紅色血脈,不斷增強專業(yè)素養(yǎng),,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濱海百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事跡展”“北上延安展”走進鹽城工學院
近年來,,鹽城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和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互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品牌活動,,通過教學沙龍,、專家指導、同行評議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最新成果及時融入課堂,,有效推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切實提高了思政課教學質效,。(攝影:劉濤)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2882660.html